来源:泉州广播电视台1月23日
随着乙巳蛇年脚步渐近,泉州全新“七彩刺桐蛇”IP火爆出圈,萌趣七小蛇组合成了古城街头巷尾的“顶流”,吸引众人打卡留念。在此热潮下,黎明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“七彩刺桐韵 魅力海丝行”社会实践队积极行动,开启一场深入探寻“刺桐蛇”背后文化底蕴的精彩旅程。

黎明职业大学“七彩刺桐韵 魅力海丝行”社会实践队
怀揣好奇与热忱,实践队首先来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,寻访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、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、泉州拍胸舞、高甲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进入馆内,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令人应接不暇,瞬间开启了一扇通往闽南文化神秘宝库的大门。队员洪顺灵不禁惊叹:“没想到这些萌态十足的刺桐蛇竟然融合了如此之多的闽南传统元素,从极具代表性的古老刺桐花图腾,到独具韵味的民间绣花纹样,从富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建筑元素,再到美味的传统小吃,简直就像跨越时空的梦幻对话,这设计太绝啦!” 队员们不时交流讨论,一边动手记录,全力以赴挖掘“刺桐蛇”诞生的灵感源泉。

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召开社会实践队前期筹备会议
走出非遗馆,图书馆成为实践队员的下一个“战场”,他们穿梭在书架之间,宛如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。队长刘航说:“这本书里的记载太惊人了,原来刺桐蛇还和海丝贸易路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。以前出海的泉州商船,船舷上有蛇形的纵向加厚构件,可帮助船只抵御风浪、平稳航行。‘水蛇’寓意护佑平安,这妥妥的就是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文化密码呀!”实践队员认真地查阅、筛选图书文献,同时又在网络世界中尽情“冲浪”,多维度搭建起“刺桐蛇”所蕴含的非遗元素“拼图”,并一起推敲打磨、不断完善,最终形成讲解文稿。

实践队员在泉州古城讲解“七彩刺桐蛇”
而最为精彩的重头戏,当属沿着泉州古城的“寻蛇打卡” 之旅。在充满古韵的西街,刺桐蛇“州州”格外引人注目,队员卜增煌对着镜头活力满满、热情洋溢地说道:“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’是世界级非遗项目,融合了闽南茶文化设计元素的‘州州’盘坐于梯田茶园之上,端茶与您泡茶‘话仙’,闽南人大方好客,悠闲从容,诚邀各地宾客游古城、品香茗。”
一路上,队员们手持拍摄设备,摇身一变成为文化传播的小使者,他们边走、边拍、边讲解,用手中的镜头细致入微地记录下刺桐蛇栖息的每一处角落,同时也将海丝泉州的新春祝福传向四面八方,让更多人领略到来自刺桐古城的独特魅力。

实践队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寻访“刺桐蛇”非遗元素
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中,黎明职业大学“七彩刺桐韵 魅力海丝行”社会实践队的师生们以“刺桐蛇”为笔,以“海丝情”为墨,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与责任担当,他们追溯悠久的闽南传统文化印记刻画经度,探寻璀璨的非遗文化瑰宝拓宽纬度,用青春的脚步丈量历史与文化的厚度,凭借新颖的方式传承非遗的火种,让古老的闽南文化在蛇年新春绽放出耀眼光芒。

实践队在图书馆查阅文献
展望未来,实践队员们将带着前期实践沉甸甸的收获,借由探究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,进一步探索泉州文旅何以从“爆红”到“长红”的路径,助力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。

(校内配合单位:智能制造工程学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