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4日,校长王锋深入文化传播学院、商学院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专项调研,聚焦学科专业建设、毕业生就业创业、师资队伍建设、招生等关键领域进行精准指导,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。
调研期间,王锋认真听取各学院关于专业布局优化、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、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、招生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专题汇报,并围绕重点工作与学院班子成员、专业负责人展开深度研讨。他强调,各学院要紧扣学校发展新航向,以专业群建设底层逻辑重构为突破口,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主线,以教师高质量发展为支撑,系统推进内涵式发展。一是构建“需求牵引”的专业集群发展新格局。以产业需求重构教育供给逻辑,突破传统专业建设的路径依赖,实现从“知识技能传授”向“实践和思考能力培养”的深化,从“单点突破思维”向“系统、创新、交叉思维”的跃迁。要建立常态化对标学习机制,通过“走出去”调研国内标杆院校、“引进来”开展各层面交流,持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链、创新链同频共振。二是创建“三端联动”的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构建“招生—培养—就业”一体联动的人才培养目标责任体系。在招生端,要建立基于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预警机制,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质量联动调整;在培养端,鼓励探索项目制、模块化教学改革,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,深化产教融合载体建设,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;在质量保障端,强化全流程闭环管理,通过毕业生职业发展追踪与雇主满意度动态评估,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,形成具有自我革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生态。三是打造“双擎驱动”的教师高质量发展机制。要求各学院构建老中青结合、传帮带贯通的教学科研团队,既要充分发挥“桐江学者”等高端人才项目的虹吸效应,精准引进学科领军人才,更要健全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,加速推进本校青年教师读博培养进程。

(文化传播学院、商学院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)